所谓梁山好汉

看过《西游记》和《水浒传》之后,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西游记》是每一个篇章基本和前一个章节毫无关系;而《水浒传》则是章节和章节之间都是连贯的。

从最开始高俅得势为难王进,王进连夜带母亲离京远遁延安府,引出了第一个梁山108将之史进,史大朗义释山贼被举报逃出史家村引出了鲁智深,鲁智深出家后醉酒大闹文殊院被发配到大相国寺结识了林冲,林冲风雪山神庙后为入梁山纳投名状引出了杨志,由杨志护送太师寿礼引出了晁盖等人劫生辰纲,生辰纲事发引出了宋江,宋江逃到柴进府上引出了打虎英雄武二郎…… 武松应该是作者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描写武松的篇幅有十章,要知道整个水浒传也才仅100章。又有武松血洗鸳鸯楼逃往二龙山路上引回了宋江,然后继续以宋江为线,引出了花荣、秦明上梁山,再到宋江发配到江州后结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人,又被黄文炳陷入文字狱,引出了梁山众人和李逵、张顺等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戴宗,最后以宋江上梁山后三打祝家庄为结尾结束了《水浒传》上册。

上册以一环扣一环的形式基本描述完了绝大部分梁山108将,而人们通常称这108人为:好汉。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并不能以好汉相称。

比如宋江,宋江可说是整本小说最大的主角,作者甚至安排宋江见了九天玄女,得传无字天书。宋江被人呼作及时雨,因为不管谁求到宋江门前,他都会帮一帮,要么出钱,要么出力,在江湖上名声很不错。但我们看宋江在清风寨干了什么呢?为赚秦明入伙,宋江、花荣等人活捉秦明后,假意安抚秦明,然后背地里却冒充秦明烧杀了青州城外的数百人家。这能算是好汉行为?

比如李逵,李逵最先是在村里和人争执,动手打死了人,然后逃到了江州结识了戴宗。在江州也是一地痞混子,整日赌钱,赌输了就天天编各种理由找人借钱,有时候还凭借自己的武力欺负弱小。后来宋江被发配到江州,李逵通过戴宗结识了宋江,算是傍了个大款,又因为宋江及时雨的美名,遂认定宋江为大哥,为宋江肝脑涂地。在劫法场救宋江时用两板大斧不分军民见人就杀。再后来为赚朱仝上梁山,听吴用之言杀死了朱仝看护的小衙内,逼的朱仝不得不上梁山。这能算是好汉吗?

作者在小说中借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之口说:“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李逵)下来杀戮。” 意思是说:世间众生太作孽了,所以上天要惩罚众生。但问题在于惩罚为什么还要牵连那些无辜的人呢?难道他们上辈子作孽了,所以这一世来偿还?

比如吴用,吴用是梁山的军师,从劫生辰纲,到上梁山激林冲火并王伦,到以卑鄙手段赚朱仝等人上山,为达目的可谓不择手段。如果他没有出计、召集三阮兄弟,晁盖有贼胆也没贼心去劫生辰纲,也不会有事发只能上梁山了;更不会让好不容易找到个门路得到重用的杨志再次无家可归,只能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再比如:张顺江州城内欺行霸市,他不来鱼不能卖。

再比如:三阮,三天赌钱两天打鱼。

再比如:张青、孙二娘在十字坡开的黑店人肉包子铺“名满江湖”。

再比如:张横“灵魂摆渡人”,做着载人过河的生意,然后到河中心坐地起价,不给钱就翻船。

再比如:穆春、穆弘两兄弟,因为一个卖艺的到他们村卖艺没有先去和他们打招呼,就不许人家在这里卖艺。这不是恶霸地头蛇吗?

等等等等

我们会看到:在《水浒传》中吃人和杀人对于“梁山人”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我才会说: 不要把电视剧版《水浒传》和原著混为一谈。

整本小说比《三国演义》还玄幻,九天玄女庇佑宋江,并传其无字天书,公孙胜和高廉斗法,对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的描述简直就是一位神仙了。

也许,这也不能怪作者,毕竟那些跳出时代局限的天才都是不世出的。也许作者是在通过小说来描述和讽刺自己所处时代的黑暗也未可知。

但“名著”二字着实有点拖大了,也许不过是愚弄人心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