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二男主 -- 武松
先声明,所谓的第二男主是我杜撰的:) 。当然也不算完全瞎编,如果以描述篇幅长短来论的话,全本水浒传共100章,与武二郎相关的描述有近10章,四舍五入说是第二男主也不为过吧。
话说当时宋江怒杀阎婆惜后逃亡到柴进庄上,柴进为宋江接风,宋江不胜酒力为躲酒逃离酒席不小心在去洗手间的路上不慎踩翻了因患了疟疾正在点火取暖的武松。
一个是名满江湖,人人敬仰的及时雨呼保义;一个是默默无闻,因醉酒后爱闹事,被柴进冷落的武二郎。
所以当不受待见的武二郎见人踩翻了自己的火堆,就想揪住那人打一顿。仆人见了赶紧来劝,说:这是柴大官人的贵客,不得无礼。 武松说:我当初刚来的时候也是贵客,如今柴大官人听信他人搬弄是非,现在却是这样慢怠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后柴进赶来问武松:你不认识这个了不起的押司吗,武松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能比过郓城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宋押司吗?柴进说这就是那个宋押司!武松纳头便拜。又因宋江非常喜欢武松,所以自宋江来到柴进庄上之后武松的待遇也得到了提升。其实书中并没有细说宋江为什么格外的喜欢武松,初次见面宋江也仅是客气地说:江湖上多闻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在此相会。 也许仅是单纯的看武松长得高大魁梧,一表人才。当武松得知并未打死人,思家心切所以决定回家看看,临走时宋江可谓做到了十里相送,非常之不舍。
回家途中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小二劝说非要喝酒,还要一意孤行过景阳冈,到了景阳冈才知道原来自己冤枉了店小二,岗上真的有老虎,又因为要面子怕回去被店小二嘲笑,所以硬着头皮上了冈,然后遇到老虎,打死了老虎,成了阳谷县的打虎英雄。打死老虎后的赏钱分文未取全都分给了挨罚的猎户,不得不说这点做的还是非常大度的,值得被称为好汉。
县令觉得武松不错,让他留在阳谷县做了个都头,一日巡街遇到了五短身材,相貌丑陋的大哥武大郎,武大郎因在清河县娶了个貌美的老婆而备受骚扰不得不搬到阳谷县糊口。潘金莲见武松一表人才勾搭武松,武松无动于衷骂了潘金莲而与其结了仇,后武松去东京为知县办差期间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杀了武大郎。武松回来后祭拜大哥,夜里梦到大哥喊冤,然后调查大哥死因,报到官府,知县收了贿赂,不肯立案,武松决定自己处理,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将王婆送了官。知县见事已至此,又因爱惜武松,遂将罪状改成了: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次后西门庆因与本妇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上交到了东平府,府尹哀怜武松是个有义的烈汉,上下打点,最终武松被刺配二两千里,解付孟州。
至此武松上半段的故事结束。
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这段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其中有一些细节和我们熟知的可能略有出入。
其一,郓哥,郓哥为什么会告诉武大郎潘金莲与人通奸呢?这话要从西门庆说起,西门庆经常打发一些钱财给家境贫困的郓哥,一日郓哥得了一些梨,想卖给西门庆,打听到西门庆在王婆那里,所以去找西门庆,王婆不让他进门,郓哥说:干娘不要独吃自呵,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我有甚么不理会得。意思是说:大娘,你不要有好处独享,也稍微让我沾点好处,我什么都明白。王婆骂郓哥,郓哥骂王婆是马泊六,意思是:拉皮条的。王婆打了郓哥,郓哥说要把事情告诉武大郎。郓哥真就去寻了武大郎,先让武大郎请了一顿酒肉才把事情告诉了武大郎。所以,郓哥是个什么样的人诸君自有分晓。
其二,官吏,在武松打死老虎后,知县让武松做了都头。在武松第一次状告西门庆时,官吏们因收了贿赂不肯立案,所以武松才自己动手替兄报仇。后知县见武松是个义气烈汉,又替自己去东京出了一趟远差,遂将武松杀人的罪状改轻了,上报到东平府。东平府尹也觉得武松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所以不曾苛待武松,要知道进监狱后要么交钱免受苦,要么就等着挨整。府尹不仅没有为难武松,还派心腹之人到东京替武松活动,最后才有了武松流放到二千里外的孟州。
其三,武松,从武松前半段故事,我们会看到武松除了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之外,还会看到他喜欢喝酒,且酒品不太好。先是酒后与人争执动手打了人,逃到了柴进庄上躲官司,后在庄上因为酒后脾气不好,被庄客在柴进面前搬弄是非,导致柴进不再待见武松。武松第一次状告西门庆,官府不受理,武松并没有直接去杀西门庆和潘金莲,而是把街坊邻居请到家中,让潘金莲和王婆当着大家的面把事情说清楚,并录了口供,才杀死了潘金莲,后又寻到酒楼杀了西门庆,他并没有杀王婆,而是带着街坊邻居,押着王婆去衙门自首了。从以前以为自己打死人跑路,到为兄报仇杀人自首,武松变了,变得敢作敢当了。
武松是梁山江湖出身的人中少有的没有外号的人,所谓外号,比如我们熟知的花和尚鲁智深,因为有一背纹身;及时雨宋江因为总能接济落魄的江湖人;再比如黑旋风李逵,长得黑,不讲理,破坏性大。武松除了魁梧有力并没有太多的江湖经验,早先在清河县醉酒后和一个小吏争执,动手打了小吏,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才逃到了柴进庄上。直到后来景阳冈打死了老虎才有了打虎英雄的名号,再后来血洗鸳鸯楼,逃到江湖做了个头陀,所以又有了行者的名号。
有一个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会发现水浒传很像一本劝人戒酒的书。
比如武松因为喝酒喝多了,醉倒在冬日的水溪中,差点被冻死,没被冻死又被仇家绑了,差点被剐了。
比如宋江酒后失言,被小人陷入文字狱,差点送命。
比如杨志送生辰纲,途中也是因喝的酒中有蒙汗药,惨被劫了护送给太师的生辰礼物,自知难以复命只能上二龙山落草。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有一天刷到锵锵三人行的一段讲水浒的视频,窦文涛说梁山人都非常直爽,举了个什么例子呢?他说:当初李逵下山去接母亲来梁山享福,途中母亲被老虎吃掉了,李逵回到梁山一说这事,众皆大笑。这说明了梁山人不藏着掖着,都是直爽的人。我不太相信,然后特意回看了下原文,原文为:李逵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众人笑的是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即使真是笑李逵母亲被老虎吃了,那怎么能得出梁山人直爽呢?这脑回路真是一个字:绝!